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温度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风道燃烧器壁温测点应采用耐高温热电偶。测量端应与耐火耐磨材料平齐,应布置在距燃烧器下游1500~2000mm处,每台风道燃烧器测点数量应不少于两个。 2、雾化蒸汽温度测点宜选用铠装热电阻,应采用垂直安装。 3、进油母管和回油母管上各布置两个测点,其中安装就地表计的测点一个。 燃油压力应符合下...

温度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级受热面进、出口应各有两个测点,中心对称布置。 2、测点应避开吹灰区及人孔门,宜布置在两个受热面之间区域。 3、测点宜采用固定法兰安装。 4、每台空气预热器应在出口同一截面上均匀布置两个测点,锅炉采用单台空气预热器时,应布置四个测点。 5、每台引风机出口应各布置一个测点。 压力测点应...

温度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插入深度大于1mm时,应采取防弯措施。 2、测点宜采用倾斜安装,倾斜45°最佳,应与介质流动方向相逆,可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安装。 3、空气预热器前测点宜采用内螺纹安装,空气预热器后测点宜采用法兰安装。 压力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外径相符,宜采用带直立沉淀器的风压取...

温度测点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减温器后测点距减温器出口应不小于5倍管道当量直径。 2、主给水阀后应布置一个测点。 3、省煤器进、出口应各布置一个测点。 4、过热器各级受热面左、右侧进、出口应各布置两个测点,末级过热器出口应布置三个测点。 5、再热器各级受热面左、右侧进、出口应各布置两个测点,末级再热器出...

1、基座计外套管应在水压试验前安装,应采用焊接连接,不应在母管焊接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2、压力取样孔与测量仪表在不同高度做压力补偿或迁移。 3、水平管路坡度应不小于1:100。 4、取样一、二次门应选用高温、高压焊接阀门。 5、就地压力表采用耐用金属,有防振玻璃盖,表壳牢固,指针应有微调装置。

1、涡轮流量计宜采用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及夹装式。 2、电磁流量计不应安装在负压管道上。安装时应确保满管或应在管道上布置虹吸管。管道内被测介质与大地短路,具有零电位。 3、涡街流量计应安装在远离振动源和较强电磁干扰的地方,可采用减振装置。 4、靶式流量计壳体应可靠接地,安装在具有旁路的管道上,流量计安装后应在管...

温度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个风室布置一个测点,宜布置在风室的几何中心处。 2、受热面每室应布置两个测点,宜布置在受热面中间位置,沿竖直高度均匀分布。 3、下部测点距布风板距离应大于外置换热器高度的1/5,测量端与浇注料内壁距离应为120~200mm。 4、返料温度测点应布置在外置换热器至炉膛通道上,靠近通道底部。 ...

1、每台分离器出口应布置两个测点,热点偶中轴线之间宜成90°夹角。 2、每台分离器应在炉膛至分离器的烟道上布置不少于一个测点,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上布置两个测点。 3、每台返料器应在返料器侧面的中间位置布置一个测点,宜采用水平安装。 4、每台返料器每个风室应布置一个测点,返料器下降段布置一个测点,上升一个出口布置一个...

1、应分别布置燃烧室差压、炉膛差压、床层差压、炉膛上部差压测点。 2、燃烧室差压应分别取一次风风室压力和炉膛稀相区下层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测点。 3、炉膛差压应分别取炉膛密相区下层压力和炉膛出口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测点。 4、床层差压应分别取炉膛密相区下层压力和上层压力,炉膛左、右侧各布置一个...

1、分离器在左、右墙时,测点宜布置在前、后墙,其他方式测点宜布置在左、右墙。 2、各测点应单独开孔,不应合并使用。 3、测点布置标高在炉膛出口烟窗中心线位置。 4、同侧测点之间距离不得小于300mm。 5、炉膛出口压力测量应设置三个测点,采用差压变送器,不应布置在同一侧。 6、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压力保护应设置多个...

1、测点应布置两层,同层测点在炉膛左、右两侧对称各布置一个。 2、下层点应布置在距布风板上表面7000mm处。 3、上层测点应布置在炉膛耐火耐磨材上沿至炉膛出口中心线的中点处。 4、同侧测点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测点应布置两层,以布风板上表面为基准,下层压力取压孔高度为200~260mm;上层压力取压板孔高度为1600~2000mm。

1、正压运行区域使用防堵装置匹配压力测点。 2、耐火耐磨材料浇筑时应同时安装好外套管。 3、浇注料施工中不应有测点标高和角度的偏差。 4、取压管应采用斜插取样,端口斜面应与炉膛内壁齐平。 5、同层测点取压管中心线高度偏差不得大于20mm。

1、正压运行区域使用防堵装置匹配压力测点。 2、耐火耐磨材料浇筑时应同时安装好外套管。 3、浇注料施工中不应有测点标高和角度的偏差。 4、取压管应采用斜插取样,端口斜面应与炉膛内壁齐平。 5、同层测点取压管中心线高度偏差不得大于20mm。

1、汽水压力测点取样管材质等级应不低于所在工艺管道材质。 2、取压管和取样一次门、二次门及排污门应与工艺管道同时进行严密性试验。 3、正压区域风、烟取压管应采用防堵或反吹措施,不得直接进行取压。 4、正压高浓度物料设备上的压力测点应设置自动吹扫防堵装置。 5、压力测点应考虑管道或设备的膨胀影响,采用膨胀补偿措...

1、每个分离器入口应布置两个以上的测点。 2、测点应布置在炉膛出口至分离器入口烟道侧墙水平中心线上。

一般布风板上表面为基准,布置一层测点时测量端高度为500~600mm;布置两层测点时,下层、上层测量端高度为400~500mm、800~900mm;布置三层测点时,下、中、上层测量端高度分别为400~500mm、800~900mm、1000~1200mm。

1、宜采用固定法兰或螺纹安装以便于更换。 2、套管及外套管应能长期经受1000℃高温不弯曲、不变形。 3、测点宜水平或向下倾斜。 4、耐火耐磨材料浇筑时应同时安装外套管,外套管应与测点匹配。 5、密相区床层温度测点测量端与耐火耐磨材料内壁面距离应不小于200mm。 6、炉膛出口温度测点测量端与耐火耐磨材料内壁面距离应为...

1、烟、风介质管道测温元件应从管道内壁算起,保护套管插入介质的有效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3~1/2。 2、高温、高浓度区域物料温度测温元件保护套管应使用耐温耐磨材质。 3、测量高温、高浓度区域物料温度的测点,宜在安装套管上布置检修球阀压缩空气吹扫和密封接口。 4、测量非满管物料温度的测点,测量端应布置在管道下部或倾...

活性炭脱贡技术主要将添加卤化物的粉状活性炭在除尘器前喷入,烟气中的贡会和活性炭负载的卤化元素发生反应,并被活性炭所吸附,最后被除尘器所捕集,烟气中被捕集的贡不会被再次释放,从而达到脱除贡的目的。活性炭脱贡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吸附剂颗粒与汞化合物最大限度的接触和反应,以达到最佳的脱贡效果,从而降低脱贡技术成本...

燃煤电厂可以在输煤皮带或给煤机里添加卤化物作为脱贡添加剂,这种卤化物一般为溴化盐溶液,有时也可以直接将溶液喷入锅炉炉膛,在烟气中溴离子氧化元素贡,形成二价贡,二价贡易溶于水,可被湿法脱硝装置捕获,从而达到脱除的目的。由于加入的溴相对于煤中所含有的氯非常微量,因此添加到煤中的溴化盐不会加重锅炉的腐蚀。

脱硝系统的还原剂主要有三种:液氨、氨水以及尿素,还原剂的选择是影响脱硝效率和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电厂使用尿素,少部分为氨水,个别化工自备厂或管理经验丰富的电厂使用液氨。

燃煤电厂贡控制技术分为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燃烧前控制主要包括洗煤技术和煤低温热解技术。燃烧中控制主要通过改变燃烧工况和在炉膛中喷入添加剂等,燃烧后控制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现有烟气治理设施(包括SCR、电除尘/袋式除尘、烟气脱硝等)对贡的协调同控制作用,通过添加氧化剂、吸附剂、稳定剂、络合剂等...

1、配料前准备工作。①确认有足够的袋装尿素;②确认脱硝水源和气源的总门已开,有蒸汽和自来水供给配料;③尿素溶解罐液位为低位;④尿素溶解液罐和尿素溶液储罐的各阀门正常,管道密闭无外漏,保温良好;⑤尿素溶解罐搅拌电动机有足够的润滑油,给搅拌电动机送电;⑥尿素溶液泵检查正常无故障,操作模式在远方控制,给尿素溶液泵送电...

1、卸料装置。采用尿素为还原剂,通常设置电动葫芦作为尿素的卸料装置。 2、尿素溶解罐。在溶解罐中,用途盐水将尿素颗粒溶解(一般为50%浓度的尿素溶液)。溶解罐上设置有温度开关,当尿素溶液温度过低时,蒸汽加热系统启动使溶液的温度自动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防止温度过低,尿素溶液出现结晶,尿素溶解罐还需设置搅拌器,保证尿...

SNCR脱硝系统的喷枪喷射角度可调,通过喷枪液气比的调节,可以改变喷射的速度和液滴直径,增大气液比直径变小,减小气液比直径变大,最终实现对锅炉影响的最小化及脱硝率的最大化。

1、脱硝系统向炉内喷射的是脱硝剂并未增加炉内气氛的酸性。尿素未弱碱性,因此脱硝剂整体上呈现弱碱性,从酸性腐蚀的角度来说,是有利于降低腐蚀的。从脱硝的化学过程来看。NH3消耗了NOX生成中性的N2和水,因此经过脱硝反应后,炉内气氛的酸性程度将会降低。 2、向炉内喷射的脱硝剂只占炉内物料、气体的很小一部分,除用于选择性...

脱硝系统的控制采用查表及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先根据设计工况,在表中预置各区域不同负荷(或烟气量)尿素溶液的喷入量,系统运行时根据负荷(或烟气量)查得相应的值作为脱硝闭环控制系统前馈值,系统再根据设置再脱硝系统尾部的CEMS测得的NOX反馈值对实际喷入的尿素溶液进行调整。

1、通过喷射尿素溶液电动调整阀改变喷射稀溶液流量。 2、液气比调节。 3、其他辅助手段调节: ①通过稀释水压力调节阀调节稀释水母管压力: ②通过尿素母管电动调整阀改变尿素溶液母管流量、压力: ③通过喷枪压缩空气手动调整阀改变喷枪压缩空气压力。

SNCR脱硝系统主要通过改变尿素溶液和稀释水量来调整NOX排放浓度。正常运行时,锅炉负荷和NOX排放浓度一般在小范围内波动,无须调整。当因锅炉负荷变化导致NOXP排放浓度增加时,可以开大尿素溶液母管电动调整阀,增加浓尿素溶液流量,反之亦然。

SCR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的简称,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氨把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原剂以NH3为主,催化剂有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类。 SNCR是选择性非催化剂还原的简称,将含有NH3基的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800~950℃的区域,还原剂迅速热分散成NH3,无须经过催化剂催化,可直接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生成N2。 SCR与SNCR脱硝技术的比较...

一方面会给锅炉设计安装带来不便,已投产锅炉普遍存在空间受限问题。另一方面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灰粒度远高于煤粉锅炉,催化剂使用寿命短,相关运行费用增加快。由于催化剂的加入会将SO2氧化为SO3并与逃逸氨反应生成硫酸氨和硫酸氢氨,造成空气预热器积灰堵塞和腐蚀,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细碎设备应根据入炉燃料的不同进行选取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旋风分离器这一特殊结构,有助于烟气和喷入还原剂的均匀混合,得益于旋风分离器的强烈混合作用能够大幅度降低暗淡比、提高脱硝效率并减少氨逃逸量。而煤粉锅炉SNCR烟气脱硝技术受到锅炉结构尺寸影响很大,多用作低氮燃烧技术的补充处理手段。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燃烧温度较低、二次风分级给入、炉膛下部缺...

还原剂的高效反应温度范围称为反应烟窗,有时也称温度窗。适宜SNCR反应发生的高温区间一般为800~950℃.当反应温度过高时,一方面氨的分解会使NOX还原率降低;另一方面,反应温度过低,氨的逃逸增加,也会使NOX还原率降低。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氨水作为脱硫吸收剂,脱硫终产物是硫酸铵肥料。除尘后的烟气经喷水冷却到饱和温度从下部进入洗涤塔。若烟气中含尘浓度较高,则需增设一个喷水冷却除尘装置,以提高副产品硫酸铵的纯度。饱和烟气在一体化床式洗涤塔内,先后通过二段循环床式洗涤区,烟气与自上而下喷淋的洗涤液逆行,在床体中液、气进行剧烈的...

活性吸附法是在活性炭吸附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烟气中的SO2、O2、和HO2在活性焦的吸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H2SO4并吸附在活性焦表面,达到脱除的目的。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焦进入解吸塔进行加热解吸,H2SO4分解为浓度20%~50%的SO2气体。SO2气体根据需要可转换成各种有价值的副产品,如高纯硫磺、液态SO2、浓硫酸、化肥等。 活性焦...

海水脱硫工艺是利用海水的碱度脱除烟气中SO2。在脱硫吸收塔内,大量海水喷淋洗涤进入吸收塔内的燃煤烟气,烟气中的SO2被海水吸收而除去,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雾、经烟气加热器加热后排放。吸收SO2后的海水经曝气池曝气处理,使其中的SO2-3被氧化成为稳定的SO2-4后排入大海。海水脱硫一般适用于靠海边、扩散条件较好、用海水...

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投资相对较低的优点。该工艺是以循环流化床为原理,通过物料在流化床内的内循环和高倍率的外循环,使得吸收剂与SO2间发生强烈的传热传质。由于固体物料在床内的停留时间为30~60min,且运行温度可降至露点附近,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主要吸收剂制备系统...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脱硫技术。它以石灰石为脱硫吸收剂,通过向吸收塔内喷入吸收剂浆液,使之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并对烟气进行洗涤,最后生成石膏,从而达到脱除SO2的目的。该工艺具有脱硫率高。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对煤种变化的适应性强,能适应大容量机组和...

回到顶部
在线联系 ×

QQ在线客服
QQ在线客服